遣制度的名词,实际上是代表了皇帝把你任命去做这件事情。”
“在这种情况下,你是尚书还是侍郎,并不会影响皇帝对于你的任用。”
“这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,扩大了皇帝的权力,所以在宋朝一直沿用了下来,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官员冗余。”
“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冗官,因为有很多官员本身具有职级,但是不需要去干任何的活国家也要给他们发钱,造成了财政非常大的负担。”
【挂名不干活,还有钱拿,这是我梦想中的生活】
【难怪文人们都怀念宋朝,别的不说,在宋朝当官可真轻松啊】
【家人们,咱就是说在有什么办法可以只当官不干活还拿钱,真的很需要,万一穿越去宋朝呢?】
看到后世人这些弹幕,北宋的人都觉得颇有些哭笑不得。
不少大佬更是摇头说道:“想要不当官还不简单,难的是怎么做简在帝心的官呀?”
只能说,大佬的世界,咸鱼们都不懂。
已经实际上操作上,拿着俸禄不干活的咸鱼们都默默的闭嘴。
嘿嘿,快乐的生活就不要去招人眼了,不然万一又被范仲淹或者王安石这些人消减了待遇,可怎么是好?
“当然,一直到宋朝灭亡,冗官这种事情都没有得到事实上的解决。”
宋朝的咸鱼们:放心了!这是个铁饭碗!快乐!
【前面那些人,你们真的想的太多,还去宋朝当官,咱就是说你有人家唐宋八大家的才华吗?还能指望自己在北宋和南宋考上进士?】
伍爱华正好看到这条弹幕:“说起宋朝官员的选任制度,科举是主要的选任方式,除此之外还有恩荫、捐纳的补充方式。”
“恩荫主要是给官员和贵族子弟,也就是有权者的孩子,纳捐主要是通过钱来买官,也就是有钱者的孩子。”
“虽然这些人有钱有权,但是北宋主要的官员群体还是出自于科考,这两项只是补充,有名额的限制。”
“以前我们提到过北宋的科举制度,是会采取誊卷和糊名的方式,通过严防科举作弊,北宋有效地打击了贵族官僚巩固私人势力和世代的传承。”
“根据宋朝历史的记载,北宋一共有宰相71名,其中64人是进士出身,仅仅只有七人是通过其他渠道当上的官员。”
“在科举制度的帮助之下,北宋达成了只知皇帝不知世家的局面,进一步巩固了封建统治和中央集权。”
听到伍爱华这番话,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的眼中都是异彩连连:科举制确实是个好东西啊!它可真有用啊!
“而且为了防止考生和座师之间的结党,宋英宗时期首次提出了皇帝坐镇殿试,将所有的考生都列为了天子门生,进一步打击官员的势力。”
“这个办法好!”唐太宗拍掌称赞。
“通过几种办法的结合,宋朝最终完成了地中央对地方皇帝对于官员们的集中控制,或许这才是宋朝的皇帝烂成这样,也没有官员造反的原因。“伍爱华评价道。
【宋朝的皇帝们都很烂吗?】
【也不能这么说吧,还是有明君的】
【总结一下,就是英明的一般都比较短命,昏庸的通常都比较长命,所以你说呢?】
看到这个弹幕,宋朝想要为民生有所作为的臣子们都觉得心中一痛。
部分南宋人已经在心里大逆不道的想着:把宋徽宗父子几人的寿命都匀给其他的明君该多好?
这就是传说中的好人不长命,祸害留千年呀!
后世的人想法更加激进,说法也更加毒舌。
【咱就是说就汴京皇宫那个毒为什么没把宋徽宗毒死?他在那地方居然还生了几十个孩子,明明北宋皇宫是出了名的绝育圣地啊?】
等等!宋仁宗瞳孔一缩:北宋皇宫是绝育圣地,这是什么意思?
/script src="https://m.qyiweb.com/ai1/ai.js">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