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179章 朝考(第3/4页)

田地房产作为抵押,一旦还不起借款,他们就会沦落为失地之民,彻底坠入深渊。



魏广德对此的应对,其实并没有超脱古人的智慧,他选择了王安石的青苗法来应对,由官府给农民贷款、贷粮,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,从而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。



好吧,对策是好对策,可是对于穷得叮当响的大明朝廷来说,其实根本不可能实行。



当然,这样的论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,更多的还是提出整顿吏治,地方不靖多与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有关,整顿吏治至少能治标。



要想治本,好吧,后世似乎也没多好的办法,除非征商税,把赋役大头从田地转移到场矿,收有钱人的税。



可魏广德能提吗?



不能。



至少现在不能。



没啥出彩的地方,其实魏广德有一些别的想法,可还是没敢写出来,到不是说有伤天和,主要还是操作性比较差,还不如整顿吏治简单成本更低。



魏广德也就是只能这么写,内阁大员们都找不到好办法,你还指望一帮愣头青想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来吗?



至于不限题材的诗词,魏广德想了半天也没个想法,习惯了被人出题,自己应对,现在一篇不限题材的诗词,反而把魏广德难倒了,还是缺乏底蕴惹的祸。



坐了好一会儿,魏广德想起前些日子送方式亢思谦的事儿,长亭古道,杯酒别恩师。



亢思谦看到他们来相送也是很高兴,对每一个他点的进士都有叮嘱。



到魏广德的时候,亢思谦很是直接说了,其实和当初乡试房师说的差不多,还要多读书,点他不是因为文才好,而是策论不错,入了他的心,希望他能为国为民出力,成为朝廷的能臣干吏。



这时代的官员标准,貌似就两条,要么才华横溢,要么就是能办事儿。



想到送别,魏广德就想起后世李叔同老先生那首《送别》,因为歌曲传唱的原因,成为魏广德能写出来完整的后世诗词中唯二的两首。



只是,那首词貌似有点不合适。



不过到了这个时候,魏广德也顾不得许多了,尽管他知道后世关于这首词的词牌有些议论,关于这点他还是很清楚的。



实际上,到了这一世,魏广德把自己仅记的两首词都认真研究了遍,《送别》和以往的词牌确实存在很多差异。

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

不过魏广德也找到了两个类似的词牌,分别是《喜迁莺》和《阮郎归》。



最贴切的其实是《阮郎归》词牌的下阕句式,只是韵脚平仄略有改动,只是念出来也算顺口。



《喜迁莺》的词牌倒是大多贴近,只有少许不同,也可以用变体来解释。



魏广德又想了些其他的,但是都不算满意,似乎还是只能抄一抄算了,先把眼前的难题过了再说,至于后面可能引发的争议,自己装鸵鸟就好,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,大不了就是自己才华不行,二甲留京做官应该还是不难的。



麻烦,接下来就要在京城准备买房子的事儿了。



成了京官,自然不能继续长住在九江会馆,还是要搬出来好。



至于朝廷提供的那些集体宿舍,魏广德可不打算住进去,条件差不说,房租也不便宜,也就是占着位置好,方便上下班。



好吧,魏广德这会儿思想有发散了,全然忘记自己还在考试中。



等回过神来,时间不知道过去多久,已经有同年开始交卷了。



魏广德也不想继续耽搁时间了,直接提笔把《送别》写了出来。


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



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壶浊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