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103章 秋词其二(第2/3页)

/>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……”



何大先生不知从何处拿出了笔墨纸张以待写诗。



但当真正听到了徐年赋诗开篇的这一句,他轻咦了一声之后像是忽然忘记了手中的笔,墨汁仅在笔尖凝聚,未能落在纸张化作凝聚着儒家之力的文字。



他抬头看着徐年,笑容愈盛,静静等着下一句。



仅这一句,就已经比同为道门修士的那位道一宗当代行走,在秋试之上写出来的诗词要好太多太多了。



“我言秋日胜春朝。”



第二句刚念出来,何霄与诸葛台以及比起诗词更远谈一谈吃什么的熊愚,都已经在仔细品味诗中意境,他们下意识屏住了呼吸,不想打扰到徐年的思绪。



单凭这两句,就已经不只是佳作水准了。



尤其是从最重要的立意之上,已经完胜了书院秋试上那些逢秋多悲的诗词。



高下立判。



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”



整诗全出。



不怎么懂诗词的陈宪虎与叶一夔,也能察觉到这首诗的非同凡响。



他们看徐年的目光隐隐都有变化。



以前单知道他道法高深,如今才知道这诗词才华也非平庸。



明明是道门五品大真人……可这诗词造诣,就算是儒家修行者之中也不多见吧?



尤其是陈宪虎,他看徐年眼神真像是见着了神仙。



别人都还蒙在鼓里,但他可清清楚楚,徐年才二十岁啊!



二十岁!



人的精力有限,哪怕从娘胎里就开始努力,不吃不喝不眠不休,每时每刻都在修行,能成就个道门五品都已经不可思议了。

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

究竟是从哪里挤出来的时间,还能用于钻研诗词?



陈宪虎自己就是个典型例子,武道天骄名副其实,但论及诗词歌赋最多就只能算是懂得怎样欣赏,毕竟是高门大户念过书,但如果要他来赋诗作词,那也太难为这头陈家幼虎了。



徐年能做到,莫非是生而知之?



天生就有如此才华?



陈宪虎的妹妹在京城素有谪仙之名,但他此时此刻觉得,和他的大哥徐年比起来,小妹哪能算什么谪仙,只不过就是多了几分聪慧。



徐年这天资之高,才真不像个人……



至于徐年提前说过的那句“如果不是他写的”已经惨遭了无视。



无他。



这种级别的诗词只要出世,流传天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

京城怎么可能没听说过?



既然陈宪虎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,那么不说十成十,至少也有九成九的把握断定这篇诗文就是经由徐年的口,才得以面世。



“……徐先生这首诗,诗名为何?”



何奇事眼神里都是欣赏,对徐年的称呼都变了。



单论真人和先生。



哪个称呼更有含金量其实不好说,毕竟一个是道家,一个是儒家,没法相提并论。



但是有鹿书院的大先生都愿意称为先生。



这便是一种认可。



分量极重。



“这个……我也不知道叫什么。”



徐年忘了诗名。


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