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龙的话让许海军陷入了沉思,李龙也没管他,让他在本子上签了字,然后就开着吉普车离开了。
梁文玉那里比较简单,除了编抬把子的钱外,李龙又给了他一百块钱的管理费。
梁文玉还略有些不好意思的不想要,李龙让他大大方方的收了。
“明年没有编抬把子的活了。还想要挣钱的话,到八九月份,如果你闲的话,就组织人开拖拉机找地方去割芨芨草扎大扫把。”李龙说,“扎大扫把这个活至少能持续十年,每个大扫把三块钱,本钱最多一块,扎的熟练了,也赚的挺多。”
梁文玉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,李龙目前所做的只是推他一把,让他提前把人脉聚拢起来,把家里的情况搞好一些。
“能扎大扫把挣钱的话,割芨芨草不是很简单嘛。”梁东楼对这个话题挺感兴趣的,“扎大扫把的这个活我可熟。一天不说扎十把,扎个七八把是没问题的。”
“梁叔,我的要求可严,这个文玉知道。”李龙一看梁东楼想要参与,立刻往详细说,“要用红柳条子绑边,要不能掉芨芨,杆子也要两米长——不过只要扎出来合格,扎多少我收多少。”
扎芨芨草大扫把这是个长寿产业,能从现在一直干到四十年后。
现在李龙又凭借着高标准严要求和超乎一般的质量,把本地的清扫产业给占领了,堵住了外来竹子大扫把的垄断,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。
这个产业在竹子扫把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都没断茬,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养活了不少手艺人,也让不少人致富成了中产。
现在竹子扫把的统治地位还没兴起就被打断了,李龙觉得可以好好搞搞,趁着现在产业化、品牌化还没兴起来的时候占据生产的主动权,到时真到市场化了,自己这边有先发优势,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。
哪怕不是为了发展,就只为多赚几个钱,他也想着能拉着梁文玉他们一起干。反正那时候农闲,梁家又有拖拉机,去割芨芨草有优势,梁东楼又会扎,这不就齐活了?
从梁家出来,李龙算是一身的轻了。编抬把子的人的钱都给了,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利润了。和供销社结了两次账,这最后一次他原本不急,但反正下午闲着没事,干脆就又跑到供销社。
供销社这边,李龙见了李向前之后,就去了财务那里。库管已经把这一次的入库单交到了这里,李龙签字领钱就行。
供销社这边动作也快,拉回来的抬把子甚至都没卸车,当天李向前就让司机拉去了州联社那边——反正是自己这边库管验收的,质量肯定是没问题。
李龙把最后这一批一千四百零几个抬把子的钱领了,一万多块钱,这就都是自己的了。
眼下现金流充裕,李龙有种想做点啥的冲动。
不过想想还是算了,把钱攒一攒,留着买大马力拖拉机吧。
从眼下来看,他前三年赚的钱,可能不如今年一年赚的钱多。
但即使如此,想要买一台大马车拖拉机,就今年这赚钱的速度,还不一定够。
一台大马力拖拉机,加上配套的设施,哪怕去掉农机补贴的那百分之十三,那也得三十多万。
厉害是真厉害,贵也是真贵!
两世为人,李龙都没习惯贷款买东西,所以他打算提前先把钱攒够。
说实话,在全乡甚至全县能够买第一台大马力拖拉机,那钱真就会跟流水一样过来——想想吧,和现在东方红七十五那时速不到五公里的犁地速度相比,1024、1254、1504那样的大马力拖拉机,一天一夜犁四百亩……一亩地犁地费用到时就按十块钱,那……
算不过来了,好多啊!
李龙记得下一世纪初,大马力拖拉机刚兴起来的时候,犁地的费用已经到了十六到二十,问题是农民种地可不光要犁,还有切、耙等。播是不用播,但就这三项加起来,一年收回成本是很轻松的。
毕竟到最后,种完地,一套犁、切、耙下来,一亩地有五十有七十的,光四小队明面上的地就七千亩——这是多少钱?
这就是机械化时代。
但这还不是终
/script src="https://m.qyiweb.com/ai1/ai.js">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