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各州县的民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边上,哪能不知道,范致虚的策略根本没用?
他们通过层层上报,想要阻止范致虚实施这个愚蠢的政策。
可范致虚根本不觉得这有问题,下令按法施行。
见此,各州县都大搞阳奉阴违,他们修的长城只到人的胸口高,就跟小孩过家家一般,大元军的将士轻轻松松地就跃过了这所谓的长城。
结果赵宋朝廷钱没少花,军民与州县还不胜其扰。
而另一方面,当时乔道清等人一方面畏惧还在河东的姚古,一方面要防御蠢蠢欲动的王庆,一方面随时准备策应去攻打汴梁城的江鸿飞,才没有继续攻打陕西。
范致虚见此,对于赵宋王朝的形势,一直很乐观。他为此还作诗一首:
参旗井钺出西秦,纠合诸侯付老臣。风引旆旌趋魏阙,天晴貙虎戍妖尘。冥威顿显胡雏挫,炎运方隆庙略神。已见旄头坠天外,乞身且喜及今春。
直到孙昭远对范致虚说了京畿地区的严峻形势以及汴梁城危在旦夕,范致虚这才意识到了形势的危急。
孙昭远建议范致虚立即组建勤王军,前去勤王救驾。
这时,范致虚已经收敛了姚古和钱盖的不少人马,手上已有十万大军。
而且,范致虚的身份既是永兴军经略使,又是陕西宣抚使,有权调动陕西六路军兵。
孙昭远的建议很可行。
范致虚于是依计传檄陕西诸路,要求迅速集合军兵,赴京勤王。
可是,范致虚的檄书下发后,沿边五路只有环庆经略使王似、熙河经略使王倚迅速领兵前来汇合,而泾原经略使席贡、秦凤经略使赵点、鄜延经略使张深皆不至。
孙昭远很生气,前后共写了二十八封信批评席贡、赵点、张深。
张深这才领兵前来汇合,赵点也才派遣将官李安领兵入援,而席贡则还是以防守西夏为由,最终也没来。
范致虚最后会合五路西军,又得兵十余万人,共计,范致虚手上有步骑二十万。
很快,范致虚便率领这二十多万大军起兵勤王。
路上,范致虚部碰到了一个名叫“韦知几”的人。
韦知几是汴梁城破时从汴梁城中逃出来的,他对范致虚说汴梁城已破,赵宋王朝已亡。
范致虚根本不信兵多将广、兵甲粮草充足、又有数百万民众的汴梁城这么轻易就让大元军给攻破了。
在范致虚派人严刑拷打之下,韦知几不敢说实话,只能撒谎说:“小人本钱置制使手下勤王兵,只到颖昌已溃,但闻京城守御如故。”
韦知几这次的回答,让范致虚很满意,他派人传下命令,说汴梁城还在固守待援,他们必须加快行军前去勤王救驾。
范致虚还斩杀了一批军纪差的将士,整顿军纪,统一思想。
看起来,范致虚似乎挺有力度的,像是一個会带兵的。
而实际上,范致虚根本就不会带兵,而且他还做了很多荒唐的事。
范致虚分出一支偏师交由宗印统制,从水路向西京洛阳挺进。
宗印领命了之后,将僧人编为一军,起名“尊胜队”;又将行童(也就是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)编为一军,谓之“净胜队”。
——沿路的僧人与行童差不多都被宗印编入军中,也有借补为官的,这些和尚成了宗印的坚定支持者。
而范致虚则亲率主力从陆路向西京洛阳进兵。
其实,唐重已经给范致虚出过主意了,让范致虚不要劳师动众的去汴梁城了,而是应该夺取潼关、薄津关、函谷关等关,然后以这些险关为屏障将大元军挡在陕西以外,再好好经营陕西,檄蜀帅及川陕西
/script src="https://m.qyiweb.com/ai1/ai.js">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