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256章 新小说(第3/4页)

晋同样大巧不工,但那些使我们感动的镜头,同样有他独到的技术。”

“我们之所以觉得阿里的小脚,泡在金鱼池中那一幕,格外的震撼,是因为谢晋在这里改变了帧数。一般的电影帧数是三十帧,而谢晋在这里用了六十帧。”

“因此,虽然动作上并没有变慢,但我们忽然有了一种‘慢动作’的感觉,在我们的感官中,一切都变得慢了,我们被迫记住了这一刻,而它和我们的情感直觉是相符合的。”

分析的还挺专业。

李小林还挺有一手——哦!《收获》杂志这个编辑李小林,好像是沪戏毕业的?

余切想起来了。

巴老这个女儿李小林,本来就是表演院校的高材生。

巴老也是个爱看电影的,而且因为眼睛不好,喜欢戴着墨镜看电影。港地有个墨镜王,沪市这边这个得叫墨镜巴。在他的影响下,恐怕他全家都是电影迷。

六十帧拍摄是谢晋的拿手好戏,他可能没有系统学过,但他自己琢磨出来了。拍摄这一幕的时候,姜纹也在场,姜纹觉得纳闷:“谢导,你为什么要这么拍?”

谢晋会做导演,却不会讲戏,只好道:“姜纹,你别管,你按照这么拍就行。”

然后等片子一出来,再给姜纹看: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?”

姜纹看后十分震撼:“我学会了。”

这个技术也成了姜纹的招牌技术,拍摄角色独白、特写、还有一些情感冲击的画面时,姜纹就用这一招。

余切来了沪市,自然也要拜访巴老。此前他曾答应过给《收获》写小说,但一直没发出来,李小林也没催。这一次,说什么也得发到《收获》上面去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武康路113号。

余切叩开巴老家那绿色铁皮大门,李小林见到他很高兴。

“我爸最近正忙一个事情,不知道怎么办,你看看你有没有什么主意?”

“你先说是什么事儿?”

“他来给你说吧。”

李小林领着余切直奔屋里面。

巴老果然唉声叹气,让余切有点手足无措。

事情是这样的。

今年暑假,钱桥中心小学10位五年级同学,面对社会上“一切向钱看”的风气,感到了困惑和迷茫,他们给巴老写去了一封求教的信。

巴老是个特内耗的人,他身体也不如马识途硬朗,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过去,今年巴老写了不少“忏悔”文章,又见到小学生写了这种求教信,给他整的很难过——我们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了。

我们似乎在失去信仰。

让小学生不看钱吗?

那不是太虚伪了。

让小学生盯着钱看?

这更不可能。

余切的小说《小鞋子》被巴老推荐给这些小学生看,但巴老仍不满意。他觉得当小学生都发出疑问的时候,社会上的大人已经被毒害很久了。

“余切,你觉得,我们这个社会如今失去了信仰吗?”他问余切。

“我不知道,您这话问的太大了。”余切说。

“那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小说想法?”

这当然有了。

余切正打算写《潜伏》这一个电视剧。它原时空取材自马识途的一部分经历。

主角余则成做地下党时,被组织安排和另一个地下党做革命情侣,情况和马识途和他爱人几乎一模一样。

而且,《潜伏》里面有三大女主角,一个好得不得了,没啥缺点;一个是余则成的引路人和理论老师;最后一是翠萍,是余则成的革命战友和最后的爱人。

电视上映之后,观众为了余则成到底爱谁议论纷纷,实际上,这三个正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方面。

因为在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