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55章 肥饵(第1/3页)

九江郡。



鲁肃走在芍陂新建的堤坝上,望着远处的场景,绵延的稻田中,稻已经成熟,附近的民众正在军士的保护下收割着。



刘兴离开寿春之后,留了周瑜、鲁肃两人坐镇淮南。



周瑜为都督,掌控军事,鲁肃为九江太守,注重内政。



内政之中,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屯田。



寿春处在淮河中游,有陂田之饶。



所谓陂田,便是当年楚国的孙叔敖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后形成的农业灌溉区。



淮河上游地形冈峦起伏,常年干旱;下游又处在低洼的平原地带,湖泽密布,常年泛滥。



无论是干旱缺水,还是湖水泛滥,对于农业生产都是不利的。



可到了寿春附近,情况就有所不同了。



这里地势平缓,气候温暖,降水丰沛,水系众多,可谓沃野千里。



芍陂在寿春城南八十里,处于大别山的余脉,东、南、西三面地势较高,北面地势低洼,向淮河倾斜。每逢夏秋雨季,山洪暴发,形成涝灾;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。



孙叔敖根据地形特点,组织当年的楚国民众修建水利工程,将附近群山的水系引导到了低洼的芍陂中,同时又修建了五座水门,雨季蓄水,旱季放水。



从此之后,芍陂成了水源充沛的人工蓄水池,灌田万顷,每年都能稳定产出大量的粮食。



楚国自此强盛,在中原与晋国的争霸中占据上风。



到了今日,楚国虽然早已经灭亡,可当年孙叔敖修建的水利工程还在,惠及淮南百姓数百年。



刘兴接手寿春之后,便组织人手开始重新修治芍陂。



如果江东与曹魏的边境线在长江,那么这里便是冲突地带,无法进行稳定的生产,除了军事上的价值,也就没有了多少的意义。



将防线从长江推到淮水一线,对于刘兴来说,不仅军事上获得了地理优势,更能取得这座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。



数百年的发展,芍陂附近早已经不是当年灌田万顷的规模了。



经过袁术之乱后,淮南人口流失严重,出现了大量无主的田地。



刘兴北上,进入寿春,恢复了秩序,手中三十个屯田营,在芍陂附近的农业区便安置了十八个。



刘兴离开后,鲁肃接手,继续修治工程,修建了十数个陂塘,扩大开垦。



鲁肃站在堤坝上,思量着如今的局势,耳边却传来了声音。



“太守,我们抓到了曹贼的奸细!”



十数个屯田兵绑着三个细作,来到了鲁肃的面前,诉述着经过。



“太守,这三个家伙混进我们的营地,鬼鬼祟祟,还想要盗取我们营地的曲辕犁,被我们抓了个正着。”



鲁肃看着他们,问道。



“尔等是何人所派?”



对于被抓到的细作,处置方法其实很简单,也很残忍。



三人为了少受皮肉之苦,全部都招了。



“我们是蔡阳麾下甲字营的斥候,受军司马所派。”



曹营这边,一直对于刘兴能够迅速稳定淮南的情势感受到讶异。尤其是,他们发现江东不再大规模往淮南运粮后,就更加奇怪。



因此,不断派出斥候侦查。



在蔡阳军南下后,这种侦查次数也越加频繁。



不过,屯田营中的屯田兵都彼此熟识,外来人口很难逃过他们的眼睛。



“我问你们,涡口的军寨修了几座了?”



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