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110-120(第6/33页)

br />
解剖是个精准的体力活儿,可不是谁都能干的。

孟鸿才胡乱抹掉了眼泪:“鄙人家以前是当仵作的,刚接过阿耶的刀,全家就死于疫病,鄙人幸得医师相救,侥幸活着,拜医师为义父开始学医。”

“此后,为报答义父救命之恩,主动当了军医,因为对人体结构十分了解,特别擅刀针,救了不少人,包括两位将军。”

“后得将军极力推荐,进太医院成为刀针医,本以为能救治更多人,或者将刀针医教给更多学生,哪知道……”

“太医院院使提倡温补之法,需要太医医治的病患不动刀针,一味汤药进补,鄙人据理力争,总是败落。”

“先是不能再教学生,之后连出诊都没了,最后只能做些杂役之事。”

之后,孟鸿才就再也说不下去了。

邵院长四人面面相觑,又感慨,熟悉人体解剖结构、又通中医理论和方术……就因为理念不同,落到这种地步,实在可惜。

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这句话背后的思想,真的阻碍了医学进程。

廖医生注视着孟鸿才,用大郸语清晰明了地赞赏:“你画得很好,非常用心,这确实是一种恶疾,我们这里称之为食道癌。”

“你应该把这些整理成书册,让更多医者知道。”

孟鸿才内心雀跃不已,一直高悬的心终于落回胸膛,没人居高临下指责自己背逆人伦,没人训斥他心狠手辣……

行医十七年,进入太医院五年了,第一次听到了夸奖,太好了,真的太好了!

孟鸿才的眼泪流个不停,他真的只想找到每个人的病因,让病人们能早日康复,可是……这五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太难了。

第113章

孟鸿才好不容易平复情绪, 赶紧指向第二份纸卷。

大家围过去看,纸上描绘的病人古怪得很,怎么说呢,病人的脸像和了太多水的面团,顺着指缝流淌落下的即视感。

“啊这……”每个人都觉得后颈一凉, 这可太棘手了。

廖医生只看了一眼, 立刻开口:“院长,这可不是我的专长。”

邵院长作为曾经的神经外科主任看出了端倪, 点头示意, 拿出手机拍下照片, 发到各科大主任集结群后, 还发了文字:

“病人已去逝,但需要解释这个疾病。”

孟鸿才在太医院被排挤到没资格上飞来语课, 所以, 沟通不畅容易造成误会, 下意识举手起誓:

“鄙人虽然才疏学浅,但谨遵义父教诲实事求是, 绝无半点虚假!”

魏璋立刻告诉孟鸿才:“邵馆长找擅长此科的医生, 稍等。”

孟鸿才目瞪口呆,像被人忽然关机,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,悲喜交加:“真的?!”

“骗你有什么好处?”魏璋斜了他一眼,“憋回去,别哭了。”

“哎!”孟鸿才努力压抑激动的心情。

很快,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和眼科医生一起到达急诊内科诊室,用模型和教学视频向孟鸿才讲解“颜面部神经纤维瘤”这个疾病。

孟鸿才看到视频最后,病人脸上垂下的纤维瘤被手术切除后, 并未落下明显的疤痕,基本恢复原有样貌后,震惊得合不拢嘴。

飞来医馆的医术医理真是鬼神之技,医者们既耐心又温和,与太医院的势利眼们截然不同。

孟鸿才又一次跪下了:“邵馆长,鄙人能否留在飞来医馆学习医术?鄙人当军医的那些年,病患们都说某的手很稳、缝得好……”

“鄙人愿意从学徒重新开始!”

大家有些婉惜地看着孟鸿才,听说大郸重文轻武,太医院重内科而轻外科,离开军营的孟鸿才像被束之高阁的物件,蒙尘积灰惹人厌弃。

邵院长和金老交换眼色后又沉默许久,问:“飞来医馆的医术众多,你想学哪个?”

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