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现理想。但事实往往并不是如此。】
【李白入职翰林院。翰林院是个好地方啊,里面都是清流文臣,这里是皇帝的私人顾问,这里的人负责草拟诏书。宰相张九龄就是翰林院出身,谁又能说翰林院不好呢?】
【可进了翰林院的李白发现,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。翰林院有两个院子,南院是朝廷重臣,就像曾经的张九龄那样,为皇帝起草诏书,在官场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。】
【南院,都是翰林学士。】
【可李白去的不是南院,是北院。】
【北院里的人过的比南院清闲多了,他们不需要草拟诏书,不需要处理国家大事,他们唯一的职责,就是陪皇帝玩儿,让皇帝玩的开心,玩的畅快!】
【北院人被称为“翰林供奉”,两字之差,做的事却是天差地别。】
百姓睁大的眼睛。
“哦呦,翰林院还有这样的弯弯绕绕呢。”
“谁能想到呢,就两个字不一样。”
“说出来都是翰林院的,名声那是响当当的。”
“嗨呀,原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。”
李隆基目瞪口呆。
原来他只给了李白一个翰林供奉的位置?
天幕里的自己那么喜欢玩儿呢?
让诗仙进宫,就是为了陪他玩儿的?
李隆基长吁一声。
心里是说不出的感受。
或许也没什么好意外的,天幕曾说,封禅之后的他就日渐膨胀起来,能做出这样的事也是顺理成章。
【我们之前说,杜甫的理想从没被重视过,李白也是如此。】
【李隆基召李白进宫,并不是像开元之初请姚崇当宰相那样,李隆基并不指望着李白有什么治世之能,或者换句话说,李隆基仅仅是看上的只是李白写诗的本事。】
【当时李隆基已经封禅了,大唐盛世不再只有雏形,而是完完整整展示在所有人面前。李隆基觉得够了,不需要再努力了,大唐已经发展的够好了。】
【所以李隆基需要一个全天下文采最好的人,来为他歌颂他的盛世,歌颂他的贵妃,歌颂他所拥有的一切。】
【而李白,就是最好的人选。】
李白皱眉看着天幕。
只是一个翰林供奉?
他等了十八年,就只能换一个翰林供奉的位置?
恍惚间,李白想起了多年前自己进京时的画面了。
那时候他整日拜见达官权贵,但愿意接见他的却没有很多。
而愿意接见他的人中,更没有谁有能力将他一手提拔上来。
所以他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。
那时候他整日宿醉,与街头混混一处玩儿,颇有些不愿面对现实的意思。
当时的李白是不能接受自己处处碰壁的。
但现在重返长安的李白,到底是把自己的心结给放下了。
进宫辅佐皇帝才一定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吗?
非也。
曾经耿耿于怀的失意和落魄到底是随着风散走了。
谁能定义他李白?
谁都不能。
李白笑的畅快。
他李太白就站在这里,任谁能说他一句虚度此生呢?
辅佐帝王当真是自己的理想?
李白笑着摇头:“非也,非也!”
他是谁,他是未来大名鼎鼎的诗仙,李太白啊。
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啊!”
【作者有话要说】
/script src="https://m.qyiweb.com/ai1/ai.js">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