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100-110(第12/22页)

里穿绣花鞋居多,这是在哄自己高兴,但也确实被哄得很高兴。

这时回忆起何炳翀那句“socialbutterfly”,心中忽然有了别样的感受。乔太太若在自家客厅照顾客人,充其量也就是个butterfly了;谁也不知道她这本事拿到外面去,能在生意场上赢得多少好感。当然,乔先生也从不把她带到生意场上去,只需要她出席出席宴会,把蝴蝶当好。她们这些蝴蝶都和手表、皮带一样,男人的配饰。

这些朋友们是清晨来的,等太阳升起来,街上有了行人,真正的顾客群体便涌入了。这一天卖出了三十二双皮鞋。

也是这个月销售量最高的一天。

何炳翀最近一直很忙,似乎投资失策,给他造成了很多损失。晚上回家也是气急败坏地打电话,甚至不太知道祥宁鞋局开张了。不知道也好,这种局面显得霍眉很蠢,她不希望他也这么认为。

某日,乔太太打电话来说反馈:“要我说,你请的那几个设计师都非常好,鞋子很漂亮。已经有两三个客人问我鞋匠师傅是谁了。可是你想想,若是不认识的人在街上看到了我穿这双鞋子,又不好意思询问,她上哪儿去买呢?她还是会认为是某个小作坊做出来的。你的品牌该怎么介绍出去?”

挂了电话后,霍眉从鞋架最下面翻出一个盒子,过港去找了金师傅。金师傅赶冬季新款的设计稿赶得头痛,因为销量不好,又没什么好气,“怎么了?”

“我想在鞋帮处加一个小图标。”

“手工雕刻啊?那得多好多动作量。”

“不不,用热压机,就是一种能加热的烫金模具。我先生的皮带是从意大利进口的,他那个上面就有浮雕式商标,我觉得我们也能弄一个。”

金师傅揉了揉太阳穴,又叹了一口气,“何二太太,衣服什么的也就算了,鞋子是不兴这么搞的。皮鞋就是以鞋面完整为贵,你这在上面盖个戳,好比给新衣服打补丁。”

在家时她围着全家人打转,在外时却大搞专制,金师傅说什么都不信,想好了要印图标,那就非印不可了。又一个电话把卢卡和另外两位师傅打来,商量弄个什么样子的图标。

卢卡倒是支持霍眉的,他觉得只要不染颜色,单在鞋面上烙一个浮雕,不会太影响外观。若纹路选得好,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。从技术角度来说,不宜太繁复、太细致,以简明为宜;从风格角度说,那就要看三位中国鞋匠的意见了。

既然是本土品牌,三位师傅也有意在这个压他们一头的洋顾问面前卖弄古中国风情,一致同意用阴文闲章的式样,篆书刻“祥宁鞋局”四字。杨师傅笑道:“一双皮鞋,倒变成古玩字画了!”

霍眉在旁边听他们讨论了半天,此刻忽然敲了敲桌子,道:“诸位,我的家乡,祥宁,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地方。唯一为外人所知的就是竹子多,附近城镇需要做筷子、纸张,都从祥宁进竹子。既然都以祥宁为品牌名称了,我希望能在图标上提现这一点。”

卢卡微笑着用英文说:“竹子不太适合做商标,一根竹子,留白太多不好看;一丛竹子,枝枝叶叶的太密,烙上去糊成一片。”

杨师傅道:“可以在闲章里画一片竹叶。”

潘师傅反驳道:“画竹第一忌就是‘孤身’。老哥哥,别不服气,你是老手艺人,我却是美术学院毕业的!放弃那个闲章的想法吧,我觉得可以不印在斜面上,印在橡胶鞋跟上得了,围一圈缠竹纹,绝对好看。”

霍眉觉得他说的有理,但因为心中已经有了预设,再看别的,总觉得不尽如意。遂打开鞋盒,从里面取出一双用布包起的旧弓鞋,招呼他们来看。

弓鞋的千层底已经被磨平了,但是洗得很干净。面料并非绸缎,而是棉布,大概只要六七角钱。但就在这样朴素的一双弓鞋上,做了相当精细的蜀绣,甚至还有晕针的技法来体现色泽渐变。脚后跟收口处凸起一道棱,绣花者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将其当做竹节,在其一侧探出几片瘦瘦的竹叶。

时至今日,这些合作伙伴仍不知道她是小脚,好奇地传着看,又问是谁的。

“我的。”她平静地答道,“皮鞋不是也在侧面有个收口吗?就按这个做。”

等金师傅临摹下来,她又把鞋包好,装在盒子里带走。两天后,卢卡带了两双样板鞋给她看——效果非常好,标志鲜明,不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