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329章 从黑龙江绥化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、着名发动机专家金东寒(第2/4页)

/> 这种情感驱动着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,取得更高的成就,成为家乡的骄傲,同时也为家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。



院士求学之路



1978年3月-1984年9月,金东寒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(现武汉理工大学)船舶内燃机和动力装置专业学习,分别获得获学士和硕士学位。



1985年3月,金东寒在中国舰船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生,1989年4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。



求学之路解码



金东寒院士的求学经历,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影响深远。



金东寒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学习,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。



船舶内燃机和动力装置专业课程涵盖力学、热学、机械原理等多领域知识,使他建立起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架构,为后续科研提供了理论支撑。



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,不仅有理论教学,还有实验、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。



在此期间,金东寒开始接触科研方法,学会观察问题、分析数据,逐渐培养起科研思维能力,为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


在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中,金东寒深入学习专业知识,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。

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

他对船舶动力领域的前沿问题产生浓厚兴趣,明确了未来的学术研究方向,这种兴趣成为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。



在中国舰船研究院攻读博士期间,金东寒有机会接触到船舶动力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先进研究设备,研究方向更加聚焦和深入。



他在导师指导下,针对复杂的科研难题开展专项研究,使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极大提升,在特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造诣。



博士阶段以科研为主,金东寒需要独立设计研究方案、开展实验、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。



这一过程全面锻炼了他的科研能力,包括创新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科研项目的整体把控能力,使他能够在面对复杂科研任务时,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。



中国舰船研究院作为船舶行业的重要科研机构,承担着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。



金东寒在其中能够了解到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,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合作,开阔了行业视野,为他站在学科前沿开展研究,把握科研方向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

院士从业之路



1984年9月,金东寒硕士毕业后留校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(现武汉理工大学)热工教研室任助教。



1989年4月,金东寒博士毕业后,就职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(1999年起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)。



1989年4月起,金东寒在第二研究室先后担任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、研究员、室副主任。



2009年12月,金东寒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

2015年7月起,金东寒担任上海大学校长。



2019年5月起,金东寒担任天津大学校长。



从业之路解码



金东寒院士的从业经历,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


金东寒在热工教研室任助教期间,通过教学工作,他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传授。



他在帮助学生的同时,也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专业基础。



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,还能促使他从不同角度思考专业问题,激发新的学术灵感,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广阔的思路。



高校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。



金东寒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>>>